人社部近來發布了2017年版國家根本醫療穩妥、工傷穩妥和生育穩妥藥品目錄。
據介紹,2017年版藥品目錄由凡例、西藥、中成藥和中藥飲片四部分組成。凡例是對藥品目錄的編列格局、名稱劑型標準、限定付出規模等內容的解說和闡明;西藥部分包含了化學藥和生物制品;中成藥部分包含了中成藥和民族藥;中藥飲片部分選用排除法規則了基金不予付出費用的飲片。
西藥和中成藥部分共收載藥品2535個,較2009年版目錄增加了339個。其間西藥部分1297個,中成藥部分1238個(含民族藥88個)。中藥飲片部分未作調整,仍沿襲2009年版藥品目錄的規則。
據了解,從上一年7月1日起,鄭州市鄉鎮根本醫療穩妥定點醫療組織制造的醫治性醫院中藥制劑歸入根本醫療穩妥用藥規模,按照《醫院中藥制劑目錄》進行辦理。歸入醫保目錄的藥品,應是臨床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運用方便、制劑單位可以充沛保證供應的藥品,并具有醫保用藥明確要求的相應條件。
根據《《醫院中藥制劑目錄》》,共有7家醫院的百余種中藥制劑歸入醫保報銷規模,分別是:
鄭州市中醫院有風濕活絡丸、復方降壓膠囊等30種
鄭州市骨科醫院有愈骨膠囊、活絡骨康丸等5種;
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隸屬醫院有降壓寶藍片、中風膠囊等13種;
河南省骨科醫院有三七接骨丸、小兒接骨顆粒等26種;
河南省中醫學院第二隸屬醫院有熄風降壓丸、舒脈活化丸等21種;
河南省中醫學院榜首隸屬醫院有牽正膏、心復康膠囊等41種;
中國人民解放軍榜首五三中心醫院有板柴口服液、金蘭消炎片等6種。
歸入《醫院中藥制劑目錄》的醫治性醫院中藥制劑統一按乙類藥品進行辦理,價格由社會穩妥經辦組織與定點醫療組織商洽斷定。個人自付份額由社會穩妥經辦組織結合根本醫療穩妥基金運轉狀況斷定。
值得提示的是,五類藥品不能歸入《醫院中藥制劑目錄》,包含:
首要起養分滋補、美容、減肥、解酒、增強性功能和醫治不孕不育作用的制劑;
用中藥飲片編造的各類口服酒制劑;
各類藥品中的果味制劑(兒童用藥在外)、口服泡騰劑、非醫治性的外用洗液等制劑;
不符合國家、省《根本醫療穩妥藥品目錄》要求和根本醫療穩妥藥品付出規模的制劑;
國家、省、市規則不予歸入的其他制劑。
《醫院中藥制劑目錄》自2017年5月1日起履行。定點醫療組織應堅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藥的準則。社會穩妥經辦組織對歸入《醫院中藥制劑目錄》的醫治性醫院中藥制劑運用狀況進行監督辦理,對存在亂用的制劑可暫停運用,必要時可報請從目錄中予以刪除。